六旬婆婆闭门不见,执行干警六次上门解衷肠-捕鱼游戏app

法治建设

-2024-

08/29

18:03

六旬婆婆闭门不见,执行干警六次上门解衷肠

“强制腾退”是执行工作中最难啃的一块“硬骨头”。热播电视剧《执行法官》一开场,执行法官就在开展强制腾房工作。近期,武汉江汉法院执行干警成功化解一起“强腾难”的执行案件,演绎了江城现实版的《执行法官》。

逾期未还,借款合同纷争起

吴婆婆经营一家服装商行,2013年,因资金周转需要,吴婆婆向银行借款110万元,并以自己名下的房屋作为抵押担保。借款合同签订后,吴婆婆又陆续多次进行借款。后因经营不善,吴婆婆逾期未还款,银行多次催收未果后诉至法院。

判决生效后,因吴婆婆一直未履行义务,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执行过程中,执行法官依法送达执行通知书、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,并且查封了吴婆婆名下的房产。因吴婆婆名下仅有这一处房屋,并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,根据申请执行人的拍卖申请,执行法官对抵押房产进行网络拍卖,案涉房屋由案外人王某竞买成功。

占房不腾,拒不执行有“隐情”

前期,执行法官张贴拍卖公告、上门评估时,吴婆婆一直称“房子任凭法院处置”,眼看房子要腾退了,吴婆婆却闭门不见。执行法官在门外继续“喊话”,一边释明拒不腾退法拍房的法律后果,一边帮吴婆婆算起强制腾退的“经济账”。吴婆婆态度十分强硬,明确拒绝搬离。

吃过两次“闭门羹”后,执行法官继续来到吴婆婆家,在门外“喊话”开导了吴婆婆半个小时后,吴婆婆态度终于松动,让执行法官到屋里说话。

原来,案涉房屋地段一般,吴婆婆希望不会有人竞买,等到拍卖成交后才着急了。吴婆婆告诉执行法官,自己年纪大了,患慢性疾病长期需要治疗,看着屋内堆放的各类药品,执行法官不再谈腾退的事,安慰吴婆婆安心治病,把身体养好。

六次上门,“主动搬离”解“心忧”

执行法官经评估认为,采取强制腾退虽然“省事”,但无法实质性化解矛盾,便决定第四次上门做工作。

“现在这样背了一身的债,生活没有任何盼头......”通过这几次上门,吴婆婆的态度缓和了很多,也开始向法官“吐露心声”。原来,吴婆婆不肯搬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丈夫常年在外做生意,房子被拍卖的事她一直瞒着,希望法院能够多给一些时间老两口慢慢打算。

找到了问题症结,执行法官便决定再次组织双方就房屋腾退事宜进行协商。这一次,执行法官把申请执行人、竞买人一起请到吴婆婆家,既从法律上讲法理,也从道义上讲情理。

先后六次上门,从法理到情理,执行法官入情入理的劝解终于成功打开了吴婆婆的心结,用吴婆婆的话说:“要不是你来这么多次,我现在还没绕过来这个弯。”

最终,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在保障吴婆婆唯一住房保障金的情况下,吴婆婆承诺限期安顿好后自行搬离交付房屋。从“闭门不见”到“主动搬离”,解开了法结更解开了心结,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。

江汉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院将继续推进“强制执行集中攻坚月”专项行动走深走实,在突出执行“强制性”第一属性的同时,深入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做到强制执行有力度,善意执行有温度,全力以赴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。


稿件来源:荆楚网

网站地图